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8-2宣教活動

十九世紀是歐洲殖民最旺盛的世紀,殖民活動間接將福音與科技、民主思想、政治制度帶到全世界。歐洲殖民國商人與宣教機構搭檔,讓宣教變得不單純,甚至被利用。在本世紀英國的殖民擴張達到頂峰,統治的領土包括北美、澳洲、南亞等等,地球上有五分之一的土地也在大英帝國的佔領和統治之下。殖民主義為殖民帝國提供市場和資源的供給,促進殖民帝國的發展。即使後來大多被殖民的國家紛紛獨立,我們仍然可以看見一些遺跡。

你是否可以從一些亞洲國家找到曾經被殖民的遺跡?

威廉克理(William Care, 1761-1834)是宣教的先驅之一,他是第一批抵達印度的宣教士,被譽為「近代宣教士之父」。他呼籲各個宣教團體不要各做各的,乃要彼此合作。
耶德遜(Adoniram Judson,1788-1850)是一位美國傳教士。也是一位終身奉獻給緬甸宣教士1813年)。中國在鴉片戰爭失敗後他得以進入中國宣教,隨後有數千名宣教士進入中國日本原先採取鎖國,不允許外國人進入,1985年美國戰艦開到日本,威脅強迫日本打開門戶,日本在畏懼下簽訂協約,宣教士才得以進入日本。
1900年,非洲已經被多個歐洲列強瓜分,宣教士常常鼓吹殖民主義,好讓他們將所謂的「文明」帶進到非洲。殖民商人順水推舟,利用「宣教」進入新市場、取得天然資源與人力。這種模式可以從著名的英國宣教士李文斯敦 (David Livingston) 的做法看出來。李文斯敦在非洲傳福音,有時候也代表英國政府及其擴張主義的利益。殖民列強都想要在道德與宗教的基礎上合理化自己的事業,例如他們聲稱自己是在解放所謂的「不文明」。他們雖然也大量設立學校與醫院,但是也破壞當地文化與環境,無法隱藏剝削勞力與搶奪天然資源的動機。當代宣教士應當引以為鑑。
二十世紀也掀起(宣教)普世運動的潮流。二十世紀以前,基督徒教派已經林立,在海外宣教事工上各自為政,聖靈讓基督徒領袖看見這種現象,各宗派代表就在1910年在蘇格蘭愛丁堡舉辦會議,促成後來普世教協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等等各式國際聯合宣教組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