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4-1政教關係複雜導致教廷腐敗

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大帝之子路易一世死後(840),他的三個兒子將帝國領土切分成中、東、西三個王國。長孫洛塔爾795—855)承襲皇帝頭銜,領有自萊茵河下游以南、經由羅納河流域,到達今日的義大利中部地區的疆域,國號是中法蘭克王國洛塔爾死後,皇帝頭銜則由東西另外兩個國王輪替。洛塔爾的弟弟路易804—876年),被稱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現今的德國),國號是東法蘭克王國。另一個弟弟禿頭查理則領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區(現今之法國),國號是西法蘭克王國888年東王國分裂成許多小國,皇帝頭銜又落在義大利國王的身上,但是義大利國王的領土只有義大利的東北部,因此形同虛位。
「萊茵河」的圖片搜尋結果


主後936奧托一世成功整合了東王國。951年,奧托一世又幫助義大利的寡婦王后阿德萊德擊退敵人,接著娶這個王后,因此掌控義大利與東王國的德意志地區,奧托一世因此取得皇帝的頭銜。962年,教宗約翰十二世加冕奧托一世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奧托一世在位直到973年。此後,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經常與教宗發生神職人員任免權的爭奪。當皇帝擁有任免權時,往往將聖職授予競標最高價的人。
教宗的選任往往經歷各方的角力。教宗通常從高階主教中選出來。皇帝往往任命一些主教,期望未來自己所任命的主教能夠成為教宗。因此高階主教往往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也受到某些政治團體的支持,這些政治團體可能是皇帝或貴族。西方教會因為受到政治力干預,也由於教廷聖職人員的階級制度,導致的教會的腐化。最先倡導教會改革的是修道團體。熙篤隱修會的聖伯爾納鐸 (1090-1153) 是提倡改革的重要人物。修道院主導的改革強調守貞、安貧與服從。

為什麼各派勢力都希望自己的人馬能夠成為教宗?
教宗尼古拉二世(1059-1061)試圖擺脫各方勢力對教廷的控制,他聯合義大利南方的諾曼人義大利北方的反帝國勢力來抵抗其他勢立。尼古拉二世下令將來教宗的選任改由總主教會議來選舉,目的是讓教宗的選舉脫離羅馬皇帝與貴族的影響。1061尼古拉二世死後,教廷按照他所立的新方式選出亞歷山大二世擔任教宗。雖然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5)也指派自己的人馬到羅馬擔任教宗,但是最終還是被法庭判決無效。
當時亞歷山大二世的副手貴格利七世(1073-1085,在位)成為下一任教宗的貴格利七世修道團體本篤會的會員,他推動教廷的改革,堅持修士必須守獨身,這是神父修女守獨身的起源。這個規定可能嚇走一些動機不單純的神職人員,但是並不合乎聖經的教導。貴格利七世也譴責過去聖職買賣的行為。與皇帝亨利四世經常為了封立主教與高階教士而產生衝突。亨利四世任命聖職人員往往有政治考量。教宗往往以格除教籍做威脅,皇帝則以軍隊來壓制。教宗雖然沒有政權,但是沒有教籍的國王會被百姓唾棄。
亨利四世被兒子海因里希五世1105—1125在位)篹位,成為薩利安王朝的第四位君主,也是最後一位羅馬人民的國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111年加冕)。海因里希統治時期正值主教敘任權之爭的末期,皇帝在與教宗長期的對峙中逐漸落於下風,隨著沃爾姆斯宗教協定(1122)的簽署,教會勢力完全壓制世俗的王權。

雖然修道團體掌控下的羅馬教廷有意進行改革,但是教廷已經是陳年的宗教機器,政教的複雜關係不可能僅僅靠著幾位修道團體所推派的教宗進行大幅改變。教會勢力壓制世俗王權也間接地讓一些教宗更加濫用權力。
帝國的動亂讓教宗得以發展出一套國際性策略,讓教宗這個職位成為歐洲最有權力的人。教宗制度在英諾森三世 (1198-1216)達到權立的頂峰。他不但干涉歐洲一些國家的內政,也發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佔領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堡,短暫征服東方教會。英諾森三世召開第四次大公會議,宣揚聖餐的變質說。變質說認為餅與杯經過祝謝以後,就變成基督的身體和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