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6-3西歐各國的教會改革

英格蘭國教會在1529-1537逐漸從羅馬教廷中獨立出來,開始自己的宗教改革(聖公會)。英格蘭國教會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教宗不同意國王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請求與皇后凱撒琳離婚。正當此時,馬丁路德、慈運理已經成功脫離羅馬教廷,成立新派教會,羅馬教廷已經不再是唯一的教會代表。在這種氛圍下,亨利八世逕自宣布自己為英格蘭的教宗。他允許教會有限度的改革,因此英國國教被歸類為新教,但是英國國教仍然保持許多天主教的傳統與制度。為了有利於傳福音,英國國教又被稱為聖公會。


英國的改教過程非常曲折,亨利八世的後代瑪利女王繼位之後又重新投入羅馬教廷的懷抱,恢復天主教,處決與流放許多新教徒,因此有「血腥瑪麗」之稱。到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繼位以後又與教廷斷絕關係,恢復英國國教。此時英國國教逐漸採納加爾文的神學思想,允許主教與修士結婚。
法國雖然有許多貴族改信加爾文主義,但是數量有限,無法與天主教抗衡,因此新教教會受到長期的逼迫。1572年有數千名的法國新教徒被天主教徒屠殺。1598年,法王亨利四世頒布《南特詔令》,准許新教徒享有崇拜的自由、信仰的自由,甚至賦予他們有武裝自衛的權利,但是到了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又頒布《楓丹白露敕令》,廢除《南特詔令》,宣布新教為非法。
蘇格蘭的貴族支持新教,在下加爾文神學的基礎下蘇格蘭廢除主教制度,建立中會(Presbyteries)制度的教會系統,因此被稱為長老會(Presbyterians),是長老會的起源。

丹麥瑞典,國王接受路德宗的信條、主導宗教改革,但是仍然保留主教制度

荷蘭原屬西班牙1581年獨立以後擁護加爾文主義,與擁護天主教的西班牙教會切割。教廷所在地的義大利、神聖羅馬帝國所在地的西班牙仍然是天主教的重鎮。

對於西歐各國的宗教改革你有甚麼感想?

羅馬教廷(天主教)本身已經沒有能力阻止各地教會投入新教(基督教)。留在天主教體系內的虔誠神職人員大多進入修會,專注在個人的靈修與宣教。在這個時期,著名的修會有赤足加爾默羅修會(始於十二世紀中葉)耶穌會(1540)。修會的宣教範圍擴及遠東的日本中國。天主教雖然在道德與行政上做了改革,但是仍然堅持教會與教宗的權威高於聖經,認為聖經的集結與認定都是天主教會促成的。天主教透過修會的力量強化「異端裁判所」,對新教徒定罪、頒布禁書清單,試圖在宗教改革運動中掙扎。

天主教的改革與頑固都顯示在1545-1563天特會議的會議宣言上。會議中將新教訂為異端。天特會議的主要目的在譴責新教的原則與教義,並澄清羅馬天主教在各項爭論上的立場與教義。

天主教內部也做出禮儀及道德上的改革。天主教內部行政的腐敗是造成改教的重要因素。天特會議廢除了一些最為詬病的問題。


從上述兩個主要目的中,天特會議又做出其他一些相關的決定:
1.    確認教會是解釋聖經的最高權威。聖經與聖傳並重。
2.    確定信心與功德在救恩上的互助關係。
3.    再次肯定被改教者指責的贖罪卷、朝聖、敬拜聖徒與聖徒的遺物,以及敬拜馬利亞的正確性。但禁止濫用權力行使這些事。

出席的主教中部份人支持聖經的權威及因信稱義,但保守份子最終仍贏得勝利,沒有對新教讓步。

從天特會議的重點中你是否可以指出羅馬教廷所堅持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