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7日 星期日

3-2歷屆大公會議的使命

大公會議是教會中有普遍代表意義的世界性主教會議,咨審表決重要教務和教理爭端。大公會議的英文「Ecumenical Councils 源自希臘文「Οικουμένη」,意為「普世性的」。對教理有深遠影響的早期會議是第一次尼西亞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會議、和以弗所會議。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大分裂。此後,東正教(後來稱為希臘正教)只信守前七次大公會議所確立的會議信條。雖然第四次君士坦丁堡會議是在教會大分裂之前舉行,東正教也不承認。教會大分裂之後的大公會議由羅馬天主教單方面舉行。




由於西羅馬帝國的混亂,前八次的大公會議都在東羅馬舉行(325-787),目的在確定模糊的教理,例如基督是兩性 (人與神) 還是一性 ()。這些會議都由世俗君王介入,以避免教會分裂所導致的政治異議。第三次大公會議(以弗所,431)譴責涅斯多留 (康士坦丁主教) 主張的基督二性二位格 (耶穌雖有人神兩性,但是沒有充分結合,產生兩種性格) 說法。但是涅斯多留派並沒有因此消失,涅斯多留派信徒曾經傳福音到阿拉伯與印度,635年傳入中國,稱為景教基督一性論者 (又稱雅各伯派) 至今仍然存在於某些亞美尼亞人的教會裡面。

第三次大公會議也高舉瑪麗亞為上帝的母親,導致對瑪麗亞的崇拜。第四次至第六次大公會議都在維護基督二性一位格的教理。第七次大公會議(尼西亞787)宣布基督的聖像值得尊敬,但是不可被用來取代基督加來崇拜。但是諷刺的是2017年教宗方濟各祝聖六尊聖母像在全球巡迴,其中一尊來到台灣,陸續在台北、台中與高雄巡迴

東西方教會分裂857年,拜占庭皇帝米海爾三世廢逐君士坦丁堡牧首伊納爵Ignatius),改由重臣佛希亞斯一世Photios I)繼任。863年,羅馬教皇尼克老一世聲明罷黜伊納爵不合法,並開除新任牧首佛希亞斯一世的教籍。佛希亞斯一世則在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反擊,開除教宗教籍。雙方為教區管轄權以及羅馬教會擅自將過去信經中聖靈「從父出來」改為「從父和子出來」而爭論。過去羅馬教宗的首席地位早已被默認與接受。但是這次事件後卻有人開始質疑教宗的首席地位,甚至指控教皇竄改教義。

1053年,君士坦丁堡牧首馬格爾·賽魯拉留斯Michael Cerularius)關閉君士坦丁堡的所有拉丁禮教堂,因他們拒絕使用希臘禮拜儀式。賽魯拉留斯致函羅馬,指責篡改聖經內容以及教理,質問西方教會聖餐無酵餅是源自猶太教異端安息日守大齋、准許吃未出血的肉、四旬大齋期不唱路亞等等。
利奧九世指派樞機主教亨拜等人到君士坦丁堡與希臘教會協商,使節團尚未達成任務教宗就逝世,使節能否代表教廷也有爭議,雙方談判失敗,使節團將破門判書放到祭台上,並對賽魯拉留斯提出抗議而離開。賽魯拉留斯不肯屈服,當眾把教宗送來的詔書燒毀。羅馬教宗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將對方破門,普世教會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

東西教會大分裂的回顧

2 則留言:

  1. 每次大公會議都隔好久才招開,是否也造成東西方教會的教理差距?

    回覆刪除
  2. 是的,千年來東西方教會都會透過大公會議溝通,但是漸行漸遠,到了大約主後一千年時,終於因為細故分道揚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