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4-4經院哲學與教育

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大帝(742-814)時期,皇帝重新設立宮廷學校,開啟尚文風氣。主教教堂與修道院陸續設立學校,提供民眾教育機會。到了十二世紀,主教教堂學校已經非常普及,名師輩出,並且形成地方性的學術專業特色。例如法國巴黎與英國牛津以神學著稱、義大利的波隆以法學聞名。1200年左右,正式的大學組織陸續出現。例如巴黎的幾個主教教堂與幾個私立學校結盟成利巴黎大學。牛津大學也是如此,學校並不侷限在某個地點,而是聯盟中的一個學校。因此當某人說自己是牛津大學畢業時,可能是指許多學校中的某一個。
聖方濟所創設的修道團體方濟會(1209)與聖道明所創設的道明會(1215)迅速成長。道明會強調透過學術研究駁斥異端,差派宣教士到猶太人與回教徒裡面宣教。方濟會則是派宣教士進入衣索匹亞、印度與中國。修道會也進入大學成為神學的領導者。他們在大學裡面所發展的神學稱為經院哲學經院哲學就是在神學的主導下所出現的哲學探討,其特徵在於運用理性思維來說明神學教理。
查里大帝登基後在法國各地建立許多學校,教師被稱為「博士學者」(doctores scholastici);那些屬於教會的遊學教師則被稱為「學者」(scholastici),這些人的哲學觀念都以教會神學為中心。教學採用拉丁語,話題則選自聖經、教父的言論、以及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主教教堂與修道院所創辦的學校創始於八世紀,到了第九世紀才出現經院哲學,這種羅馬教會的正式教學延續到文藝復興時期,到了十五世紀才被現代化學校取代。
經院哲學的發展初期,神學家運用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來證明上帝的存在。這些思想認為,在人的思想層次之中,上帝是思想對象中最完美的「形式」(觀念),也是最終的「存在」(現象)。人類的知識能力可以從知識的「現象界」提升至「形而上」的領域。人類透過知識所獲得的概念、共相、或觀念是真實的存在,以此可以推論出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說,人能夠憑藉著天生的理性推論上帝的存有。上帝是造物主及統治者,祂不但創造了世界萬物,而且賦予世界存在的法則、以及人類行為的規範。上述說法不僅說明觀念界的優越,也強調現象界的真實性,並指出此二元世界的從屬關係。

知識的本質、起源與範圍(知識論而言,現象界為人類提供了思考的具體素材,藉著理性思維提升到觀念界。就一切存在的事物的基本特徵而言(本體論),觀念界創造了現象界;此種現象界來自觀念界的論證與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的信仰一致。

前面的敘述,你是否看見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兩人哲學思想?
經院哲學發展初期,代表性人物蘇格蘭人艾利基納Johannes Scotus Erigena, 815?~877?)探討信仰和理性的相似處,他認為真實的宗教也就是真實的哲學。他認為「觀念」「現象」並行;從最普遍可以推衍到最特殊前者包含而且產生了後者;「創造」如同「邏輯說明」,從上帝而下,以至於最低階的「實在」。由此解釋出上帝和人的關係,猶如宇宙和個人一般。
經院哲學的發展中期,代表性人物有赫爾斯亞歷山大(Alexander of Hales)麥格納斯(Albertus Magnus)、和多瑪斯.阿奎納(Thomas Aquinas, 12251274)亞歷山大經院哲學的方法發展到實用的層次,以說明教理;麥格納斯則將之發展成理論,以應用在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和教會的教理,他將二者作了有機的綜合,使得經院哲學達到高峰。


在此以阿奎納的思想為例,說明神學家如何將神學與哲學整合在一起。阿奎納以為在非物質世界(觀念界)中,「精純」和「存在」的形式是真實而主動的,沒有物質的特徵;在物質世界,形式只能因物質而顯明出來。他認為人同時屬於這兩個世界。從觀念界來看,人是精純的非物質形式的最低者;從現象界來看,人則是物質世界的最高者。人即是二者合成的一體、存在而又有天賦。
阿奎納認為感官可以用來認識個別的事物,從感官到理性,可以從個別的事物推論出存在的原理與原則。也就是說人可以運用理性獲得準確的判斷及正確的推論。這種為了知識的秩序而存在的法則是由最高層次的「因(上帝)」創造出萬事萬物。若就因果而言,天地萬物都是「果」,認識「果」可以推論出「因」(羅馬書1:20)。阿奎納結合了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思想的精華,是經驗理性論的集大成者。他以平實的理論說明人類用理性認識天地萬物,就是人透過對感官經驗的作用,運用理性探究感官經驗所蘊藏的因果原理及法則,再以類比的方式推論出上帝的存在,視上帝為宇宙的最高的「因」,進而推論出宇宙、本體論,由此闡明西方二元世界的統一性,尤其是說明上帝與世界的關聯。

阿奎納主張上帝藉由自然來啟示人類,這種思想繼續影響天主教的宣教神學觀。第二次梵諦岡會議(1962-1965)認為其他宗教雖然啟示的程度比較不顯著,但是往往反映出「普照人類真理」的光,甚至在偶像中尋找未識之神者也離天主不遠,未聽過福音而能照著良心指示,行天主旨意者可得永生  (「教會獻章」十六章)。但是這種說法很容易讓不懂哲學與神學的基督徒感到迷惘。天主教宣教士往往因此將聖經的教導過度妥協於在地文化。
經院哲學的立論基礎在於肯定人的理性認知的能力,認為透過學校的設立,可以廣施理性的教育,藉由辯論、授課及論文發表等方式來探討哲學問題,也就是在教堂證道之外,另闢理性求知之途,以學術思想奠定穩固的信仰基礎,將知識與信仰融合為一。

但是經院哲學透過哲學來推論教理也很容易產生一些違背聖經教導的推論,淪落為羅馬教廷「自圓其說」的工具。例如教宗英諾森三世在第四次大公會議所宣揚的聖餐變質說就是受到柏拉圖思想的影響。質變說主張聖餐中的餅與酒的實質在神父祝聖後即刻變成基督實在的身體與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