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1-1初代教會的文化與政治背景

猶太人曾經經歷過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廷等古國的統治,猶太人在列王時代離棄神,在迦南逐漸衰落並遭到驅逐。在亞述與巴比倫時代,以色列人被擄到外邦當奴隸

「波斯」伊朗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波斯帝國征服巴比倫後,對征服國的治理與亞述及巴比倫不同。除了例行的徵稅外,波斯王採取懷柔政策。他將原來亞述及巴比倫治理的地方分為多個總督行政區。他命令各行政區開發道路、加強地方自治,並且鼓勵被擄者返回自己的國家,藉由健全的行政體系及宗教力量來維持大帝國的安定與強盛。

上帝揀選波斯拯救以色列。先知以賽亞(主前740-700)早在波斯王古列(又稱塞魯士)(主前559-530)之前兩百年就提到他的名字,預言上帝要藉著古列王的手拯救以色列人,因為耶和華沒有忘記他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以賽亞預言(44:28):論賽魯士說,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悅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發命立穩聖殿的根基。」以賽亞書45章也說:

1 我-耶和華所膏的塞魯士 我攙扶他的右手, 使列國降伏在他面前。 我也要放鬆列王的腰帶, 使城門在他面前敞開, 不得關閉。 我對他如此說: 2 我必在你前面行, 修平崎嶇之地。 我必打破銅門, 砍斷鐵閂。 3 我要將暗中的寶物和隱密的財寶賜給你, 使你知道提名召你的, 就是我-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 4 因我僕人雅各 我所揀選以色列的緣故, 我就提名召你; 你雖不認識我, 我也加給你名號。 

波斯王古列元年 (主前538)古列下詔全國:「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以斯拉記12)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的以色列眾首領說,「我們是奴僕,然而在受轄制之中,我們的神仍沒有丟棄我們,在波斯王眼前向我們施恩,叫我們復興,能重建我們神的殿,修其毀壞之處,使我們在猶大和耶路撒冷有牆垣。」(以斯拉記  99

  希臘逐出波斯。波斯與希臘的敵對狀態早在主前第六世紀就已經開始,主前三百年波斯被希臘所滅馬其頓原來屬於希臘,但是在主前六百年獨立。主前338馬其頓強盛以後反過來侵略希臘,控制希臘各城邦。主前三百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打敗波斯,建立跨越歐亞非三個大陸的帝國,從希臘延伸到埃及以及印度,因此也涵蓋上帝賜給以色列祖先的迦南地,使得希臘文化與其他古文化結合。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希臘各城邦及波斯各地都乘機暴動,導致帝國分裂成三塊。托勒密王朝:占領埃及敘利亞南部;塞琉古帝國:佔領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北部和伊朗高原,以色列就在其中;安提柯王朝佔領馬其頓希臘主前146羅馬共和國滅除安提柯王朝,主前63年又征服塞琉古帝國,後來又征服托勒密帝國,建立了羅馬帝國。

  以色列曾經復國。主前167年,猶太祭司瑪他提亞領導猶太人趁著戰亂對抗塞琉古王朝,瑪他提亞的兒子馬加比奪回耶路撒冷聖殿。這是自從猶太人在主前587亡國後又一度短暫復國約一百年。但是主前63年當羅馬攻打塞琉古帝國時,耶路撒冷又被奪走。羅馬取代希臘後沿用前希臘所使用的語言


讀過以色列人被擄與被外邦統治的歷史,你有甚麼感想?
「迦南」的圖片搜尋結果
巴勒斯坦猶太教存在著各種派系,主要有奮銳黨、法利賽人、與撒督該人。派系的理念差異來自於對服事上帝的態度,以及對與羅馬政府的關係有不同的看法。當時大批猶太人已經分散各國,受到當地國文化與哲學的影響。羅馬所統治的地區都使用希臘文,曾經有住在埃及的猶太人將舊約翻譯成希臘文,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譯本


在四福音書裡面耶穌經常責備法利賽人,深入理解法利賽人有助於更了解耶穌的話。法利賽人是第二聖殿時期 (536–70)的一個政黨、一個社會運動、也是一個猶太人之中的一個思想流派。當時猶太教有四大派別,另外三大派別分別是撒都該人Sadducess)、艾賽尼Essenes),和奮銳黨Zealots)。「法利賽」的希伯來語字根有「分離」的意思,原是指那些為保持純潔而與俗世保持距離的人,這群人與追求世俗權力及物慾的撒都該人相反。法利賽人大約出現在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的時期。第二聖殿被毀(主後70年)以後,法利賽教派改組為拉比猶太教,成為日後傳統猶太教的典範。法利賽與撒都該教派之間的鬥爭在猶太歷史中為時已久,兩派的鬥爭從巴比倫流放開始,在羅馬時代達到頂點。撒都該代表祭司和貴族,法利賽人則出自平民。兩派人在許多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是否該希臘化、是否有復活的事、是否接受口傳律法等。法利賽人自認是先知摩西律法解釋的權威,而撒都該人認為自己代表祭司的權威。一旦我們了解這些特性,我們就更容易解讀新約聖經。
請從使徒行傳二十三章裡面找出法利賽人與撒督該人的差異。




使徒行傳十一章記路第一次宣教活動的原因:



19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塞浦路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 20 但內中有塞浦路斯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 21 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22 這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為止。 23 他到了那裏,看見上帝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 24 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 25 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  26 找着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使徒行傳記錄保羅三次海外宣教旅行。羅馬帝國環繞地中海,巴拿巴到大數將保羅帶到安提阿,保羅在哪裡足足待了一年,自己學習,也教訓人。後來保羅開始他的旅行,沿著地中海往北邊與西邊傳福音。


   初代教會在羅馬帝國的管轄下成長繁衍。初代教會雖然遭受逼迫,反而因著信心與信仰經歷快速成長。教會試圖在當地文化、宗教與哲學思想的影響下摸索自身的定位,因此信徒產生各種不同與奇怪的想法與主張。我們從新約書信中發現,教會想要與猶太教做區隔,又思考是否要接納外邦人。在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衝突與融合。
初代教會時期,社會不了解教會,因此產生許多誤解。例如教會為了躲避迫害,有些信徒躲在聖徒的墓穴裡面領聖餐聚會,逼迫者藉此造謠,讓無知的村民誤以為基督徒吃死人肉。當時基督徒知識分子寫書澄清與護教。以游斯汀為例,他是希臘人也是基督徒,更是第二世紀著名的護教家,他因護教而殉道。游斯汀對「道」首先提出神學上的看法,他認為約翰所說的「太初有道」也光照在耶穌以前出生的人游斯汀的看法影響後世神學家的思想。

在使徒行傳十七章,保羅如何透過羅馬人所熟悉的文化將福音傳給他們?





roman-christian-martyr


  古羅馬帝國的法律體系非常發達,辯護制度已經成熟。但是再完善的法律體制也沒有阻止統治者對基督徒的迫害,他們總是可以找到理由來正當化牠們的行為。主耶穌就是在這種體制下被殺害。
初代教會基督徒信守聖潔、仁愛、和平和公義,這在當時的人看來是不切實際的理想。基督徒將自己的奴隸無條件釋放,不少教會領袖批評羅馬人奢華逸樂的生活方式,引起許多人的不滿,也使得當權者感到威脅。為了煽動民眾的反基督徒的情緒,逼迫者編造許多不利於基督徒的謠言,諸如基督徒在拜神時殺死嬰兒並喝其血、吃其肉,還說基督徒狂飲、亂倫等等。
根據羅馬史學家塔西圖(Tacitus)的記述,皇帝尼祿(Nero54-68在位)故意在羅馬城縱火,嫁禍給基督徒。尼祿將許多基督徒投入競技場,讓羅馬權貴們在嘻笑中看著基督徒被猛獸活生生地撕裂咬死。他甚至吩咐人把基督徒與乾草捆在一起,製成火把並排列在花園中,在入夜時點燃,照亮皇帝的園遊會。
皇帝多米田(Domitian 81-96在位)曾經下令大規模搜捕基督徒並將他們處死,因為基督徒不肯稱他為神。多米田不願按照慣例等待死後被追封為神,他在生前即要求百姓以「我們的主、我們的神」稱呼他。
由於羅馬帝國本身的內亂與外患,逼迫曾經停歇一段期間。主後250年,德西烏斯(Decius249-251在位)發出敕令,命令基督徒必須在選定的反悔日放棄自己的信仰,否則將受到地方總督的審判。基督徒的政府官吏有的被降為奴隸,有的被沒收家產;最堅定者被處死。平民的處境則更加悲慘。奧熱流皇帝(Marcus Aurelius276-282在位)對基督徒的迫害也非常殘暴。根據史學家沙夫(Schaff)的描述,「殉道者的屍首滿佈街頭;那些屍首被肢解後焚燒,剩下的骨灰則散入河中,以免他們所謂的神的仇敵沾污大地」。
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284-305在位)在位期間,逼迫者十五天內在皇宮兩度縱火並且嫁禍給基督徒,迫使皇帝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戴克里先為了有效統一羅馬帝國,要求所有羅馬公民信奉同一信仰,基督徒因此成為他的心頭大患。主後303年,戴克里先展開一場最大的宗教迫害,這場逼迫摧毀眾多教會、收繳聖經。法庭以教會私自糾集犯罪集團和敵視羅馬諸神的罪名將眾多教會領袖斬首。
初代教會領袖坡旅甲(Polycarp, 69-156)被解赴競技場。巡撫勸他說,只要他在眾人面前否認基督,就可得到釋放。坡旅甲回答說,「八十六年來我一直事奉我的主,祂從未虧待我,我怎可羞辱那位拯救我的君主?」巡撫打算燒死坡旅甲,坡旅甲平靜地說,「你想以火嚇我,那火充其量不過燃燒一小時罷了,你卻忘記那永不熄滅的地獄的火」。隨後,一群暴民一湧而上,將他活活燒死。
奧里略(Marcus Aurelius161-180在位)皇帝在位時,有一位名叫做洗弗連納  (Symphorinus)的年輕信徒,他為了堅持信仰而被判處死。在行刑前,他的母親鼓勵他說:「我兒,要堅強,不要懼怕死亡,因為它將你領進到真正的生命去。仰望那在天上掌權的。今日你在地上的生命不是被取去,它只不過是被轉化,化成天上的生命」。當時,很多忠實的基督徒甚至在沒被判處死刑時也隨同被判極刑的殉道者跳進熊熊烈火。他們本該在烈火中呻吟,但卻在烈火中頌讚他們的神。


讀完初代教會殉道者的故事,為什麼殉道者這麼堅持信仰?

下一篇:初代教會摸索基本教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