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4-0 中世紀中期:東西方教會分裂至教宗制度開始式微

中世紀中期:東西方教會分裂(1054)è教宗制度開始式微(1303)
教宗制度下的西方教會逐漸腐化,修道主義的神職人員渴望積極改革。西歐的戰亂使得教廷有做大的機會,整個西歐人民在信仰上尊崇教宗,教宗往往以革除國王的教籍為手段,威脅國王服從。但是從正面來看,教廷成為一股安定的力量。然而新任教宗的選舉受到政治力的干預,歷屆教宗在信仰與操守上良莠不齊。修道主義者雖然曾經一度掌控教宗的位置,也曾經積極展開改革,但是卻難以改變這個龐大的教會機器以及政治的干預。教宗的威望與權力在1198-1216到達最高峰,掌控部分地區的政權,但是在1303式微。
1095年起教廷開始發動一連串的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東征的目的是在收復被阿拉伯回教勢力所佔領的土地,但是成效並不好。教宗也曾經利用十字軍攻打東方教會,違背原始的目的。阿拉伯回教勢力入侵東羅馬帝國,導致國際貿易停滯,十字軍東征又重新帶動國際貿易,促進商業的發達,促成中產階級人口的成長。中產階級原先從事貿易,後來又逐漸發展工業。
修道團體方濟會與道明會興起,早期著重托缽與隱修,後來開始從事國際宣教與推廣教育。修道團體的菁英也進入大學教授神學與做研究。大學的神學結合哲學形成了所謂的經院哲學。但是經院哲學團體也成為羅馬教廷的護教團體與打手,他們以所提出的論述為教廷的政策背書,例如發行贖罪券的政策。經院哲學也帶動各種科學,促進各類科學繁榮發展。本時期開始出現雄偉的教堂建築,先是羅馬式建築、後是哥德式建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