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9-2被殖民地的反撲

二十世紀後半,被殖民地的人民也在自由主義思想與民主革命的影響下產生國家意識與民族意識,許多國家紛紛脫離殖民國,成立獨立的民主國家。這種覺醒對於教會的治理也產生極大的影響。這些曾經被殖民的地區獨立以後,他們國內的教會開始對從前殖民國宣教士所帶來的教會傳統產生質疑。許多新興國家紛紛出現本土的宗派,例如倪柝聲在中國創立地方召會1949年,由李常受傳入台灣,並在此組織起召會。1943年由趙世光牧師中國上海創辦靈糧堂,靈糧堂於1954年在臺北市成立後開始植堂。現在台北靈糧堂在全世界設立分堂共429處。
「反殖民」潮流也刺激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新的神學思潮,這種本地化的神學思想將當地的文化、政治與經濟處境納入考慮,產生嶄新的本土神學論述。此外,基督教世界中的少數民族,如黑人、婦女、勞工,也開始抱怨傳統的神學沒有關注到他們的處境與經歷,因此開始發展特定族群的「處境化神學」。例如拉丁美洲發展出「解放神學」,主張信仰上帝的人應該要關注人間制度的公平與正義等議題,例如貧窮的世襲化問題、經濟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問題,與種族歧視的問題等。這種趨勢顯示基督教神學已經不再只是西方神學菁英的舞台。由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基督徒大量增加,這些地區的神學家也大量出現,基督教的重心有開始往這些地區移動的趨勢。

十世紀前半葉,教廷對於列強任意侵略他國、兩次的世界大戰,以及許多種族屠殺的事件並未做出積極回應或採取任何正義的行動,許多教宗甚至贊同法西斯主義(極端的民族主義,強調強人專政,倡導民族優生學)。教廷也要求所屬的神學家加保持緘默,不可發表異議。但是這種態度在二十世紀後半被改變。若望二十三世(1958-1963在位)被選為教宗以後,羅馬教廷的態度開始產生劇烈的變化。若望二十三世召開梵蒂岡第二次大會(1962-1965),主張各國天主教的傳統可以結合當地傳統,也可以與基督教相容,且互相援引。這個主張令爭議三百多年的中國禮儀畫下句點,並且對於所謂的《利瑪竇規矩》予以尊重。當時利瑪竇(1552-1610))允許中國信徒繼續祭天祭祖祭孔的舊俗。這規則一直被遵行,直到教宗克勉十一世(1700-1721在位)發布禁令為止,教宗的禁令也引爆了康熙帝的反制,是為中國禮儀之爭若望二十三世的開放態度是為了讓羅馬教廷與現代化接軌。
天主教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尊榮誤導拉丁美洲的信徒,當地信徒看待馬利亞如同台灣人看待媽祖。現代天主教對此議題的反省可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78-2005在位)1987年所頒佈的《救主之母通諭》(Mother of the Redeemer)的看到。若望保祿二世(1978-2005在位)表明只有耶穌才是人與上帝之間的中保,瑪利亞只是人類中的慈母,不能取代耶穌的地位。天主教認為對瑪利亞的祈禱都是在紀念信德的奧跡(玫瑰經裡的道成肉身及基督帶來的救贖),或是在讚美天主,因祂在萬有身上以及藉由一位受造物所行的奇妙化工(聖母經),或再請聖母瑪利亞轉求(聖母經的後半部)。但是信徒實在無法分辨這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